English

圣母山的三个淘金人

1998-10-14 来源:中华读书报 蔡慧 我有话说

50年前,美国华纳电影公司拍摄过一部影片,在上海放映时片名译作《宝石岭》。影片得了最佳导演、最佳男配角两项奥斯卡奖,还获得了最佳影片的提名,而且头牌主角又是以演“硬汉”角色出名的亨弗莱·鲍嘉,再加上片名《宝石岭》三字又很引人入胜,所以上映时相当受人瞩目。我当时就是由电影而知道了其原著《圣母山的宝藏》这部小说的,而且还知道了小说作者B·特拉文是位蒙着一层神秘面纱的作家。多年以后我稍稍了解了这位神秘的作家,也看到过他的其他作品,可是对这部闻名已久的《圣母山的宝藏》却始终无缘得见。直到又过了许多年,一次在“上海———旧金山友谊图书馆”书架下方的一个角落里无意中翻出一本书来一看,赫然竟就是这部《圣母山的宝藏》。

这的确是一部写得很不错的通俗小说。是冒险小说,却又不是单纯的冒险小说,作者创作的主导思想是非常明确的,作品的主题是非常严肃的,那就是要告诫人们:在金钱的面前务须保持清醒的头脑,贪婪的结果必然是毁灭。这听来似乎是老生常谈,令人想起孩提时代看过的故事书,然而这部《圣母山的宝藏》却完全是从成人的角度提出这样一个命题的,小说读来是那样令人信服,却又令人感到是那样贴近现实。

故事的背景是本世纪20年代,三个生计无着的美国人到墨西哥的马德雷山(圣母山)去淘金。马德雷山是连绵千里、人迹罕至的一大片荒山,那份艰辛是可想而知的;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吧,他们终于找到了金矿,凭着刻苦的劳动,总算得到了还算不错的收获。然而偏偏就在这收获到手的时刻,就有人经不起黄金的诱惑而堕落成了杀人犯,最后当然也招致了自身的灭亡。作者的那支笔也真会写,一个简单的故事竟被他写得这样丰满而曲折,特别是那种被黄金扭曲了灵魂、迷住了心窍的杀人犯的心理,做贼心虚几次返回作案现场的细致描写,也真被他写得绝了。字里行间我们往往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社会不平的控诉,但是这种控诉却是出之于非常幽默的笔触,风趣中饱含着沉痛与愤怒。

说到作者,那可真是一位神秘人物。直到今天,还没有人能肯定地说B·特拉文的真名实姓到底是什么,他又到底是哪一国人。一般的文学资料书上说他原名贝里克·特拉文·托尔斯凡,1890年生于芝加哥,因为他在50年代中申请墨西哥护照时在申请表上是这么填写的。有的书上说他父母是瑞典人,有的则说他是德国血统。特拉文本人也常常喜欢放些烟幕掩人耳目,使他的身世越发变得扑朔迷离。他之所以要故弄玄虚,看来是有其苦心的。那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,他在德国主持出版一本无政府和平主义的刊物《烧窑工》,由此而卷入了革命活动。1919年巴伐利亚建立苏维埃共和国,他是政府的一名成员。当时他的名字叫雷特·马鲁特。苏维埃共和国垮台后,他在慕尼黑被捕,被判死刑。据说他是在装上囚车押赴刑场时,因囚车门没有关好而得以侥幸半路逃脱的。过了几年逃亡隐匿的生活后,于1924后到了墨西哥,从此就定居下来。他怕暴露了身份会被引渡回德国,所以对自己的身世就讳莫如深了。

他从1926年起出版小说,到他1969年去世,总共留下了14部长篇小说、4部短篇小说集。他从不露面,举凡一切出版或电影改编事宜,都由一个自称哈尔·克罗维斯的文学代理人出面接洽。直到他死后又过了20年,才由他的遗孀罗·埃·卢汉证实,原来这个克罗维斯也就是特拉文自己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